改变正在发生,只是大多数人感知不到;但只要用心,我们就能发现“危机”中蕴藏的“机会”
看到这条消息时,我内心是很不舒服的。 这位朋友,可能看了很多“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相关的报道,并受到了影响;我个人认为,公众媒体或大V在传播这些信息的时候,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引发焦虑恐惧;不能只说事物的这一面(危险和弊端),而不强调事物的另一面(希望和出路)。 本文主要交流2个问题: 一、“人工智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失业问题”,是不是真的? 二、如果(部分)是真的,对我们个体来说,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人工智能导致失业问题”的可信度 先看最近2年的一些公开数据: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工作的未来》:截至2020年,全球15个主要经济体,将净损失510万个工作岗位(新增200万个,但被替代710万个)。 花旗银行联合牛津大学发布报告《TECHNOLOGY AT WORK v2.0》:中国77%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代替(这个数字,美国是47%,英国是35%) 多位国际/国内名人:10~30年后,50%工作岗位将会被替代。 这些预测,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其实,在一些行业,人工智能“已经”在替代人工了,只是我们很难感知到。 美国高盛纽约总部,现金股票交易柜台的交易员数量,从2000年巅峰期的600名,下降为如今的2名,其余工作均由机器人包办。 美国沿海联邦信用合作社,已经用机器人替代了40%的雇员;在其下属的16家分行中,“个人柜员机”被全面启用。 日本富国生命保险公司,正式“录用”了34名智能机器人,负责公司的保险理算业务,公司34名理算员(占理赔部的30%)因此将在3个月后正式“下岗”。 以上只是一些个案,那整体的看,什么类型的职业,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呢? 3个关键词:低时薪、中技能、非顶级。 2016年12月20日,美国白宫在报告《人工智能、自动化及经济》中认为,时薪低的工种将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最大。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把职业按薪资水平排序,发现—— 每小时工资低于20美元的工作中,83%将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压力。 相比之下,每小时工资在20至40美元的工作中仅有31%将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威胁, 这个比例在每小时工资40美元以上的工作里只有4%。 在高技能、中技能、低技能,三类工种划分中,哪个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可能回答“低技能”,但其实,类似护工这种看起来“低技能”的工作,反而可能是高时薪的工作(特别在欧美),而且,这种工作用AI来实现的难度大、投入产出比太低,资本短期内也不愿意投入。 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替代不了艺术/创意类的职位,因为人工智能没有情感、没有幽默感等等,但我个人认为,现在是这样,但未来一定会有变化。因为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AI公司,正在攻坚“情感”、“意识”等难题。 我作为AI行业一线工作者,已经亲眼看到,越来越多的AI创业公司,在有意识的大量招募“文科背景”的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因为纯理性的思考,已经hold不住面向复杂人机交互的AI产品了,需要有跨领域的背景支撑,特别是体系化的知识储备,比如心理学、语言学等。 因为AI行业人才需求以及其他社会因素,未来人类教育会更重视“非理工科”的专业人才培养。 所以,未来几乎一定会有人文艺术领域的人才,将专业背景和AI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具备人文艺术气质的AI产品。 而且,现在“已经”有些苗头了,比如,去年红极一时的Prisma。 Prisma是一款化腐朽为神奇的修图App,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将普通的生活照片一键变成艺术大咖的画风,比如毕加索,梵高甚至是漫威风。 还比如,2016年,日本名古屋大学某项目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以“人工智能以自己的兴趣写小说”为内容所写的科幻小说居然通过了“星新一文学奖”初选,该团队雄心勃勃地表示,他们有信心在两年内开发出能独立编写成熟小说的人工智能。 所以,我个人的判断是,长期来说,在任何一个领域(即使是文化/艺术/创意类),AI都会让二流的人才失业。当然,顶级的人才还是很安全的。 综上,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问题吗?我个人倒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这几乎是必然,我反而担心的是,大家现在太安逸,没有契机去主动拥抱变化、做先知先觉者(最好别做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者)。 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车,没来的时候,你苦苦期盼;终于来了,然后呼啸而过,把你抛在身后…… 打个比方,还记得我们教长辈们用智能手机时,彼此的心态吗?10~20年后,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在使用机器人时,可能也会需要下辈人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但其实我个人并不绝望,因为我知道,我们还有出路。 二、适合我们个体的解决方案 先来看2个数字—— 1)人工智能相关“新行业”带来的“新职位” “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语音识别工程师”、“机器人道德/暴力评估师”。 经济学人报道,2017 年,硅谷出现“训机师”岗位——高科技公司雇佣诗人、喜剧演员帮助聊天机器人设计优雅有趣的对话。 “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就业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职位;而且,研究人工智能和社会、法律、伦理、安全等问题,在欧美已经在被广泛深入讨论了,而在国内是刚起步。 2)其他行业“旧职位”的“人工智能化”(升级/细分版) 产品经理—>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互联网媒体—>AI领域的垂直媒体;TMT投资—>“专注于AI领域”的投资; 特别想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保安、翻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剩下的少数人,可能收入会更高,特别是垂直领域的AI顾问——会运用AI技术或产品的垂直领域专家,因为“AI+人工”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AI产品应用形态。 3)人工智能激发出人性角度的更多需求,导致某些“旧职位”的需求量变大。 更多的闲暇时间,一方面,会导致娱乐、游戏、内容方面的需求变大;另一方面,也很可能导致更多的身体或心灵方面的问题,使得健康或自我精神提升方面的需求被放大。 APP试玩员; 叠衣师。 AI时代,我们必须成为“各自细分领域最前沿的专家”。 这是因为: 1)人类研究的领域,已经在不断的细分、细分、再细分,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分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等 自然语言处理下面,又可以细分—— 来源《百度副总裁王海峰:百度在NLP领域都做了什么?》 这每一个模块,里面还有很多层级内涵,暂不赘述了。 2)如前所述,长期来说,在任何一个领域(即使是文化/艺术/创意类),AI都会让二流的人才失业。 3)AI时代有两大重要特质:高维+突变 高维,意思是说,我们1年的工作产出,可能在瞬间被“高维”的人或产品所吞噬……。比如,有的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最近告诉我,针对一个AI产品形态,他曾研究了1年,然后突然发现,自己做的这个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使用场景等各种问题,导致做不成;其实整个行业都是这样,并不是他个人的能力问题。) 不仅是产品设计,在技术方面也一样,下图是傅盛最近一篇文章的截图,大家可以感受下: 突变,意思是说,类比基因突变,AI行业(产品/市场)变化太快,而且是大调整。最多6个月,如果不去接触一线的情况,就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熟悉市场了。 这些,意味着我们个体必须要站到行业最前沿,否则可能一眨眼就被“高维突变”覆盖了。 总之,要让自己成为细分领域的专家,把长板拉得足够长、门槛足够高、成为细分领域的No.1。即使是行业最牛的大佬在你面前,你也有底气跟他们分享你的干货。 1)人文素养和灵魂境界 由于前文说的AI时代两大特质“高维+突变”,所以我们个体需要有思想源头,才能不断的冒出自己的垂直领域的独到认知。 我个人甚至认为,一个产品,本质是其公司、设计者灵魂能量层次的外化;精神层次高的团队,才可能做出跨时代的AI产品。 2)类机器学习思维方式 举个具体的例子,对于聊天对话类产品功能(比如图灵机器人、微软小冰),人工智能产品经理们需要看大量的对话数据,然后才能体悟出产品模型和需求逻辑,而很难一开始仅凭自己的思维能力就推导出正确的产品需求。 另外一个角度阐释是,判断战略或产品方向的能力,未来会更重要。如果一个公司过于务实和谨慎,希望在立项之前就明确会怎么一步一步去做、能有多大的收益,那么可能会发现自己“无事可做”了。 3)跨界合作沟通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最终成功的产品,必然是不止一个领域的知识交集;这要求我们需要有极强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协作能力等等。我们不仅需要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也需要能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举个例子,现在各AI技术公司寻找合作方时,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找到有意愿的对象,而是找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切入点。一方面,合作方(需求方)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甚至会提出过于天马行空的想法;另一方面,AI技术公司很难深入理解对方行业场景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方案容易被认为“体验优化程度太小”或“市场想象空间太小”。 并且,这在另一方面意味着,AI时代的学习成长机制会有很大变化。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未来,由于知识信息的急剧膨胀,仅凭个体的读书消化,根本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向别人请教交流(明师指路),会是更重要的成长路径。 总之,跨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被放大十倍。 1)先上船 特别对于互联网行业人才,目前是转型到AI的最佳时机;一方面,各AI公司都非常缺人,面试门槛非常低,只要你的背景有一点点的相关性,都很可能拿到面试机会的;并且,如果你非常有潜力,各公司也更愿意给机会培养你。 而这时,对于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降低姿态(甚至收入预期),愿意从最基础的职位甚至兼职做起,至少未来还有机会内部转岗。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从澳洲回国,非常希望进入AI行业,但没有任何背景,连互联网的背景都不能算多,但她愿意从某AI公司的一个非常非常基础的职位做起,收入从之前年薪几万澳元,变成月薪几千块钱;甚至,由于她已经是外籍人士,刚入职公司时办理不了正式的手续,只能拿实习生的工资待遇;而这些,她都愿意接受。并且,她不仅非常认真的做好每一个具体任务,还主动的做一些非本职工作、勤于思考,1个月不到,公司同事就发现她的“不一样”之处,有点“屈才”了。这种人才,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我相信,更多的人在一开始,就会因为待遇太低而拒绝这个机会,同时也给自己关上了这扇窗。 另外,我也希望大家能有紧迫感,因为历史性的机会不会一直存在,任何事物都有“时间窗”,比如人工智能产品经理,还有1~2年行业真空期,等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方向,等有2C AI爆款产品出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至少享受不到红利期的收益了。 当然,最近有很多朋友表达,他们也愿意不考虑起薪水平,只要能进入AI公司,有个学习机会就好。但是,其实他们之间也是互相竞争的,这时,大家需要明白—— 2)“感兴趣”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动词 关键不是有多么兴奋,而是兴奋过后,具体做了什么。 比如,是否能完成(不限于)以下所有资料清单: 还比如,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课程或分享(比如集智俱乐部的AI视野/AI学园课程等)、体验各种AI/机器人产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技术/产品,逐个深入dig研究。 最终是需要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最好形成文档。 总之,说“我对AI很感兴趣”很好,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用具体的行动和坚持,来自己给自己背书,让别人无法拒绝你的踏实和用心。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改变正在发生,只是大多数人感知不到;但只要用心,我们就能发现“危机”中蕴藏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