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奎峰 来源:《地球》2012年第3期
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先后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我们现在正处于的新生代。地质时间通常以百万年计,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向大家简明易懂地介绍地球自诞生以来的演变情况,我们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即24小时,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时间尺度来看地球的演化长卷。
地球于46亿年前诞生,这是起点,放在一天24小时中即是零点零分。46亿年前至39亿年前这段时间是地球的诞生期,换算过来便是零点零分到3点39分。地球诞生,最初的海洋开始形成,海洋中简单的有机物生成,这是原始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24小时的历史中,地球诞生占用了3小时39分钟。
地球39亿年前形成之后,—直到35亿年前,进入第二个地质年代——太古代。35亿年前至15亿年前,即5点43分到16点09分,地球处于太古代。按照现在的一天算,从早上5点43分,天刚蒙蒙亮,—直到下午4点09分,太阳开始西落,几乎整个白天地球都处于太古代。这一时期,地球属高温气候,火山活动强烈,太阳辐射强,原核生物出现,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
15亿年前,即16点09分,地球进入元古代,元古代结束于5亿7000万年前,即21点。地球从下午、傍晚,到天黑点灯,都处于元古代。元古代时期,真核生物、多细胞藻类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地球气温开始下降,火山活动减少,海洋面积增加。
5亿7000万年前,即2l点,地球进入古生代,结束于2亿4800万年前,即22点40分。古生代下面又细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寒武纪(5亿7000万年前至5亿500万年前),即21点到21点20分,大型藻类开始出现,气候比较温和。
奥陶纪(5亿500万年前至4亿3800万年前),即2l点20分到21点41分,这21分钟是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期,气候温暖,海洋面积继续扩大。21点41分,地球上发生了第—次生物大灭绝,即奥陶纪大灭绝。这次灭绝足闪为奥陶纪末期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范围包括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及欧洲,由于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中的85%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志留纪(4亿3800万年前至4亿800万年前),即21点41分到21点50分,裸蕨和陆生节肢动物出现。
泥盆纪(4亿800万年前至3亿6000万年前),即21点50分到22点05分,这15分钟是负类全盘期,并出现了很多新物种,石松、木贼,真蕨出现,两栖类、无翅昆虫开始出现。志留纪和泥盆纪均气候干热,海洋开始退却。22点05分,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海洋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同样也是因为气候变冷和海洋面积减小。
石炭纪(3亿6000万年前至2亿8600万年前),即22点05分到22点28分,这23分钟是两栖类动物的全盛期,巨型有翅昆虫开始出现,气候温和潮湿,造山运动频繁。
二叠纪(2亿8600万年前至2亿4800万年前),即22点28分到22点40分,气候干热,地壳褶曲,造山运动频繁。22点40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超过95%的生物灭绝。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从21点到22点40分持续了1个小时40分钟的古生代,是无脊椎动物繁盛期,鱼类、两栖类、爬虫类开始出现,绿色植物开始出现。
2亿48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即22点40分到23点37分,地球处于中生代,夜已经很深,但此时的地球却异常热闹,因为恐龙的全盛时期来了,中生代下面细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三叠纪(2亿4800万年前至2亿1300万年前),即22点40分到22点51分,这11分钟对地球来说很重要,在这11分钟里恐龙和哺乳动物出现了。22点51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大约有76%的生物——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侏罗纪(2亿1300万年前至1亿4400万年前),22点51分到23点12分,气候温和潮湿,这21分钟是恐龙的全盘期,始祖鸟开始出现。
白垩纪(1亿44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23点12分到23点37分,地球温度下降,地壳运动增加,内陆海及沼泽增多,开花植物和真鸟出现。
6500万年前,即23点37分,地球经历第五次物种大灭绝,75%~80%的物种灭绝,这次大灭绝事件最为着名,因为统治地球达14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就此终结,为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登场提供了契机。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后,地球进入新生代,气候由热变冷,海洋缩小,单子叶植物。灵长类动物出现。
165万年,即23点57分,这是个重要的时刻,因为人类登上了历史舞台。在24小时的地球历史中,人类在最后3分钟才登场,最后的1分10秒,现代人类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