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友网(新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1|回复: 0

小岗村带头人肠子悔青了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6-12-10 08: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3fa0847e8d06965709a8faaeee93f72.jpg

作者:无名
我国的农村体制改革是从废除所谓“左的指导思想”的产物——人民公社体制——开始的。30多年的实践证明,包产到户在特定的历史时段、特定的地区、特定的人群中,有其权宜性或者说合理性,在有限的范围内具有积极作用。
但综合全局来看,全面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解散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危害严重。现在,就家庭联产承包、解散集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对农村的这个包产到户的弊端有个详细的了解:
一、农业生产力整体上明显下降  
包产到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是一些人的结论。然而,这个结论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否认,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包产到户后一些人在自发动力之下通过多劳作而实现了有限增产。但农业生产力是多种要素的结合,这点积极性与其它生产力要素的损失比较起来,无异于杯水车薪。30年的包产到户,使农村生产力要素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受损。
1、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水利设施建设非集体大协作莫属,一家一户根本无能为力,因此,30多年的包产到户,不但使本来就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还需要扩展和加强的水利设施建设停滞,而且使已有的水利设施逐步损毁。世界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已经面目全非。2010年西南地区遭遇大旱,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无收,原因就是水利设施严重损毁。
2、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土地同样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劳动资料。在集体化时期特别是学大寨时期,很多贫瘠地、坡耕地、盐碱地得到了改造,形成了一大批稳产、高产田。包产到户后,农田基本建设完全停滞,按照江西省樟树市芗溪村村民胡细珍说法:“用的还是大跃进的水,种的还是学大寨的田。”就全国范围而言,在18.26亿亩耕地中,坡耕地仍有3.6亿亩。农田基本建设完全停滞,明显阻止了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但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包产到户后,一些种粮大户存在短期行为,过度使用土地而又舍不得基本建设投入;普通农户由于资金、能力、种植习惯以及短期收益等原因,“有些人甚至宁肯放任水土流失,也不支持各级部门关于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这无疑成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在已有的水平上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肥力的下降,就意味着农业整体生产能力的下降。大量使用化肥,只能救短期,不能救长期。
3、农业生产完全丧失管理协调  
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在集体化时期,即使管理水平不高的生产队,至少也能做到两点。一是合理搭配劳动力,使不同生产能力的人在不同的生产环节上能够有效发挥,形成整体合力,总体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二是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得以休息养生。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的管理协调完全丧失,处于自由放任状态。
在土地资源使用上,由于一家一户分得的土地有限,以及个人偏好等原因,土地资源无法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土地越来越贫瘠,如果没有化肥的大量使用,产量早就明显下降了。
4、农业机械化进程严重受阻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
但现阶段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因为一家一户的土地面积较小而且较为分散,机械化操作十分困难,不得不恢复劳动强度大的人工田间劳作,重蹈了几千年的覆辙。农业生产技术是倒退还是进步不言而喻。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包产到户后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群中形成的那一点自发动力是多么微不足道。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停滞一项,就对农业生产力形成了重大影响,其造成的损失无疑远远超过了包产到户带来的那一点薄利。资改派精英鼓吹包产到户,一贯是别有用心。我们钟情于包产到户,除了对农业生产的不了解外,恐怕与眼光短浅有很大关系。
二、农村集体经济荡然无存
1、农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  改革献策者们将包产到户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其理由是:家庭承包土地的所有权仍属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并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但这些书斋学者们忽略了这样一种实际情况,联产承包既没有联产分配,也没有上缴集体积累、没有承包关系的家庭单干,集体所有权真正被严重虚置了。在个人利益至上的情况下,往往是先满足自己的,不考虑集体的,被迫按规定交国家的。根本做不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至于承担义务想都不要想,整个农村集体经济纯属一个空壳。
2、乡镇企业衰落夭折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被彻底否定后,乡镇(社队)企业除极少数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企业转手个人承包后得以发展下来外,大部分农村社队企业都逐渐衰落夭折了。它不但严重损毁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局面,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社队企业消失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必然会在农村造成很多相对贫困甚至是绝对贫困。  另一方面,社队企业消失又为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分享中国人口红利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严重摧残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包产到户后,除了像南街、华西等坚持集体经济的地方,由于社队企业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不但没有人外出打工,而且帮助其他农村地区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外,大部分的中国农村都要面临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所以,尽管外资和私营企业给出工资特别低,工作环境特别差,劳动强度特别大,还是有2亿多农民兄弟姐妹蜂拥前往,遭受严重的剥削,农民的福利没有相应保障,总体收入相对下降,不但使城乡差距在持续拉大,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形成了发展瓶颈。
3、集体事业全面衰落  
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凭借强大的人民公社集体资金资本的快速原始积累,村办小学,村办养老院,村大队部,村卫生室,村机械队等公益事业,公共生产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庄功能逐步齐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开始有了东方红大拖拉机,农村开始走向高效率的机械化农业。
这时随着小岗村人的一面改革大旗的树立,中国农村一下倒退到中国农村几千年来一直安于“本分”的小农经济,中国农村重新陷入中国历史上无法克服的小农困境,于是现在出现了在目前体制下无法解决的三农问题。
从而加速了城乡的收入差别,加大了城乡人们的贫富悬殊。自从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村很难哪怕办成一项公益事业,很多人民公社时期公共发展基础设施资源,被逐步损毁,而无人问津。  所以说:人民公社的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断送了农村发展高效产业的能力,拉大了城乡差别,加剧了城乡人们的贫富悬殊,使农村只能发展低效益的农业产业,并使农业生产关系和新生的高科技机械化的生产力需求产生严重的矛盾,使生产力被迫倒退,生产效率被迫降低,因此出现了现在农民收不抵支,纷纷弃耕经商,弃耕进城打工,从而出现了大片大片土地撂荒现象。
三、农村贫困现象有增无减  
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在12年中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一直在增加。
而问题还在于,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太大,农村居民增幅高几个百分点作用甚微。
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的条件下,个体农民靠种地已经很难形成利润,副业收入同样比较微薄,外出打工创造的价值的大头又进了私营老板和外资的腰包,因此,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农村相对贫困的趋势。  除了相对贫困以外,包产到户后农村存在大量绝对贫困人口。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以每人每天1.25美元为贫困线标准,2008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亿多,其中90%在农村。 
包产到户后,官方只看到了部分地区和人群中劳动力多、劳动力强的家庭实现了有限增产,看不到劳动力少、劳动力弱的家庭可能减产,更看不到他们的困境。    家庭劳动力弱,种地仅够勉强糊口,再加上集体事业衰落后,外出打工只能得到微薄的小头,两种情况叠加,短期内同样无法改变农村存在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局面。
四、农村基层组织瘫痪瓦解,政权面临挑战  
首先,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重要基础。包产到户后,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大家各顾各,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失去了统的基础”,二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能力,因此农村普遍存在“依靠党组织还不如依靠暴发户”的现象。
以前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不再具有号召力和感召力。  其次,在金钱至上的大氛围下,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都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人民公社时期群众把思想进步、政治荣誉看得很重,开会学习很积极。而如今的农村党员都很少开会,难于开会。长期不交党费是十分平常的事。党组织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自然消失。  其三,暴发势力严重干预基层政权,政府公信度不断下降。有些暴发户干预甚至插手政策制定;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人大、政协,甚至买官;干预执纪执法;等等。暴发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渗透、支配基层政权,必然导致政府的天枰倾向富人,使政府的公信度不断下降,干群矛盾不断升级恶化,突发事件有增无减,  农村暴发势力干扰插手农村基层政权,还只是一个现状。从发展的趋势看,这些暴发势力必然成为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坚力量。“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中国要发生改旗易帜,也逃不出这个历史铁律。
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经济的全面衰落,包括农村在内的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很多新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要求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这些利益集团的共同政治追求。
我们党现在的执政权利和社会主义制度所面临的挑战,与原始共产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具有同样的性质。所不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所面临的挑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一些资改派精英利用我们认识判断上的失误,处心积虑地设计的改革政策的结果。
五、思想道德全面滑坡倒退  
在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由人民尤其是工农劳苦大众当家作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物质财富实行按劳分配,不存在贫富悬殊,不存在富人和穷人。经常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先进典型事例宣传,在那个时代,没有吸毒贩毒,没有赌博,没有黑社会,没有土匪恶霸,没有杀人越货,没有卖淫嫖娼,没有三妻四妾、二奶三奶。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优良的社会风气、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上十分罕见的。
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鱼水情深;党政各级干部普遍都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也偶有贪污盗窃、堕落腐化现象发生,但都能够及时制止,不会蔓延扩散;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处处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尚,爱国家、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风气,集体主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公而忘私的精神均蔚然成风,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包产到户后,宣传的是小岗村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农村党组织不起作用了;追求金钱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唯一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思想道德必然全面滑坡,偷盗现象十分严重,抢劫、强霸已不鲜见,赌博成风,不孝敬老人现象大量存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主席倡导的农村集体化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缩小了农业现代化差距,保证了粮食的大幅增产和粮食安全,而且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成绩是巨大的。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少数农村和生产环境特殊的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有其权宜性,但总体上推倒农村集体经济明显是错误的。
它既在整体上削弱了农业生产力,又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了不少严重问题,还使我们丧失了在农村推进集体化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即使在少数不适应集体化和生产环境特殊的农村,包产到户所蕴藏的那点潜力早已释放干净,要走出新的困境,都需要面临如何重新集体化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突破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问题,正确认识和重新评价集体化及大寨精神,改变不当的宣传导向,纠正不当的改革路径,取消不合时宜的改革办法,大力宣传华西、南街、周庄等坚持集体经济、实现高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经验和做法,使其成为农村社会的主流取向,组织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
小岗村摁手印的严俊昌终于承认“分田单干”错了:早知如此,就是砍我的脑袋也不搞承包!
因按血手印率先单干而举国皆知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分田单干的原党支部书记严俊昌,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终于发出了忏悔式的清醒之言:分田单干的私有化之路走错了。还是应该走集体化的道路!  关于小岗村的是是非非,早在2009年,中共安徽省委主办的《党的生活》笫六期发表郑雄的文章:《严俊昌:大包干带头人的清醒和困惑》,披露了这位支部书记、大包干带头人的心路历程。   
文章说,严俊昌坦陈:土地承包几年后,村民手里渐渐有点钱了,但好日子没过多久,五花八门的摊派收费就开姶了。种烟叶种棉花要交钱,种果树要交钱,养头猪要交钱。我那几年一年得到的津贴有1000多块,都是从农民的各种税费中得来的。
1995年,严俊昌被县委调到镇政府当了农委副主任,就再没有在小岗村担任过职务。但他一直关注着小岗村的一切。抚今忆昔,严俊昌更多的是困惑。面对小岗村的现状,他为自己辩解说:大包干是当时廹不得巳的作法,并不是想搞私有,而是官僚主义浮夸风和共产风把大家搞得没饭吃。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搞起了承包,但要想大发展,还是应该走集体化道路。
现在看来,分那一亩三分地只能管温铇。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的了,家里的地留下老弱病残管着也照管不好,不是荒废着,就是卖给那些私老板,农民们想干什么也干不成,自已那一亩三分地束缚住了手脚,根本迈不开步子!现在小岗村,穷的穷,富的富,要早知道是这个情况。就是砍我的脑袋也不搞承包啊!
文章最后说,67岁的严俊昌目前过着平静的生活。每月有政府发的七、八百块钱的退休金。如果他到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当讲解员,一天还能有二十块钱的收入。   
看了中共安徽省委机关刊物《党的生活》这篇反潮流的短文,禁不住为安徽省委的勇敢胆略和实亊求是的精神叫一声好!要知道,要知道在一直在高举小岗村大搞“分田单干”的这面改革开放“旗帜”的时候!做为省委机关刋物敢于发出公开发出不同的声音,实属难能可贵,应该做为一件大亊,记入真正的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严俊昌经过三十年的实践,终于有了忏悔式的清醒,承认了分田单干的失败,肯定了集体化的正确之路,并把自己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声音通过省委的党刋公开发表,广大群众应该表示欢迎和支持。
为了保住小岗村这面改革开放的成果,尽管上级各级政府每年都给予了小岗村大力的扶持,村里的柏油路、村民家里的电视甚至村里的门头牌坊都是政府修建的,但小岗村依然贫穷,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和坚持走毛主席路线的南街村、华西村等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岗村领导也多次赴南街村学习经验,但奈何人心已散,无力回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12005776号-5|su.sseuu.com  

GMT+8, 2024-11-26 03:35 , Processed in 0.0531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